身为中国人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和自豪
发布日期:2015-09-03
阅读次数:
次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骆孟炎、校长于化东、副校长史国权、副校长王清和、总会计师李丽、副校长张宏、副校长杨华民,离退休职工代表、部分校属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等60余人在东区办公楼第二会议室集中观看大会盛况。
纪念大会结束后,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畅谈感想,抒发情感,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座谈会由党委宣传部部长程军主持。

座谈会会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春燕认为,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幸福,阅兵活动向我们展示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显示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这是中国力量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作为一名中国人,观看阅兵之后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校团委书记王超谈到,看到阅兵队伍中的老兵方阵,心中加深了对信仰的理解和认识。那一代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对于现代青年人来说,信仰就是明确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努力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目标一定会实现。

光电工程学院学生鲁文举在会上发言
光电工程学院学生鲁文举表示,观看纪念大会后,更加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肩上的重担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要紧紧追随革命先烈的脚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赵洪川表达了他的激动和兴奋,“观看纪念大会后,我由衷感受到身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我深爱自己的祖国,深爱祖国这片热土。我一定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懂得感恩和回报,勤奋努力、踏实认真,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党委书记骆孟炎发表讲话
师生发言结束后,骆孟炎发表讲话。他着重谈了三点感受:一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崛起、走向复兴的历史性转折,二是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永恒的主题,三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他强调,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志分别是科技发展和人道主义发展,这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清楚,高校一定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推动整个民族创造力的提升。抗日战争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形成了真正的全民抗战局势,最终取得胜利。所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希望全校师生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学习和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进步。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程力 摄影:刘奇儒 审核:于英焕 编辑:周南)